編號 |
標 題 |
來 源 | 日 期 |
281 | 自由時報 | 102.12.25 | |
282 | 自由時報 | 102.12.26 | |
283 | 自由時報 | 102.12.26 | |
284 | 聯合報 | 103.01.22 | |
285 | 聯合報 | 103.02.19 | |
286 | 中國時報 | 103.02.19 | |
287 | 中國時報 | 103.02.19 | |
288 | 自由時報 | 103.02.19 | |
289 | 自由時報 | 103.03.10 | |
290 | 中國時報 | 103.03.15 |
《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記者張存薇?卑南報導】富山漁業資源保護區環境生態教室昨天啟用,將成為杉原地區海洋教育最佳場域,富山國小學童昨天也以歡送受傷康復的綠蠵龜重回大海,為環境生態教室啟用慶賀。
富山漁業資源保護區於民國九十九年七月六日公告增設,復育效果顯著,成為台東著名生態遊憩據點。縣府補助八百萬元經費,完成保育區第二期改善工程,包括安天宮強擋土牆、潮間帶步道修復,並將原本的杉原駐在所整理為環境生態教室。
縣長黃健庭表示,未來這片海域不排除以收費管制人潮,參加遊客也必須上課後才能到海邊,希望未來能永續經營、維持生態。
昨天啟用典禮後,現場也野放一隻綠蠵龜,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程一駿說明,這隻綠蠵龜背甲長四十六公分,是隻「青少年龜」,四月十五日在富岡被釣客不小心釣上岸,因為嘴巴裡有釣勾、不願進食,所以送到屏東海生館醫治,綠蠵龜昨天在眾人加油聲中奮力走進大海。
康復的綠蠵龜在眾人加油聲中奮力往前爬。(記者張存薇攝)
自由時報 102.12.25 TOP
反對人士質疑鼓勵迷信
【記者劉禹慶?澎湖報導】澎湖日前野放綠蠵龜,卻出現法師祈福儀式,引發輿論抨擊聲不斷,各界褒貶不一,反對派認為有些不倫不類,甚至有鼓勵迷信之嫌,但官員指出,因應野動新法實施,未來民眾必須專案申請放生,避免破壞自然生態,才結合宗教祈福儀式端正風氣。
林務局:導正保育觀念
日前在馬公嵵裡沙灘,進行第三十三次海龜野放活動,計有四隻綠蠵龜、一隻玳瑁重返大海懷抱,卻也首次請來法師舉行祈福。
由於國內宗教信仰風氣鼎盛,也帶動放生氛圍,但因放生物種並非全都是原生種,大量外來物種移入,對於原生物種棲地、生態及習性都帶來衝擊,因此林務局希望藉由宗教界認為有靈性的海龜野放活動,舉辦宗教祈福儀式,導正現在放生亂象,有助於正確保育觀念的推動,降低宗教界反彈,同時野動新法也修正,未來民間放生需專案申請。
雖然相關政府官員振振有詞,但外界普遍反應則是馬政府治國無能,卻怪力亂神,更有人認為海龜被穿鑿附會,成為宗教界眼中有靈性的動物,澎湖元宵廟會乞龜活動,更是將海龜神格化,由公部門舉辦放生儀式,不僅浪費公帑,恐有鼓勵迷信之嫌。
澎湖綠蠵龜野放請來法師祈福,引發外界褒貶。(記者劉禹慶攝)
自由時報 102.12.26 TOP
【記者劉禹慶?澎湖報導】曾因沙港海豚集體屠殺事件,遭國際媒體揭露,成為殺戮之島的澎湖群島,近年來積極保育海龜、燕鷗,並成立傷病龜收容中心,救傷海豚、過境候鳥,扭轉過去殺戮的形象,躍升為國際保育重鎮,其間努力除公部門外,還包括許多無名英雄。
澎湖在保育方面的努力,寫下多項國內創舉,包括成立綠蠵龜保護區、燕鷗保育區、綠蠵龜館、傷病龜收容中心等,其中澎湖縣政府農漁局生態保育科、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澎湖家畜疾病防治所等公部門努力,加上海洋大學教授程一駿、澎湖野鳥學會等各方民間協助下,才能造就澎湖保育重鎮。
自由時報 102.12.26 TOP
【記者許瀚分?石門報導】一隻綠蠵龜昨疑似在追捕魚群時,誤闖新北市石門區富基漁港,因為身上有外傷體力不支,在海上漂浮,岸巡人員救起後通報動保處處理。這隻綠蠵龜今將由屏東海生館接手做後續治療。
富基漁港安檢所長蔡興達表示,昨天早上10點左右,岸巡人員在港邊執行巡邏業務時,在一艘小舢舨船旁發現一隻海龜在海上載浮載沉,湊近一看這隻海龜看起來疲憊無力,於是把海龜撈上岸。
綠蠵龜長60公分、寬50公分,牠的右後肢及左前肢有幾道割傷。岸巡人員將海龜放置在塑膠桶內,保持濕潤,並通報新北市政府動物保護防疫處前來處理。
動保處表示,這隻綠蠵龜是「年輕的」海龜。除左前肢內側有一道約5公分長的傷口外,並無明顯的外傷,初步研判綠蠵龜應是在追逐魚群覓食時,誤闖漁港,加上受傷的關係,體力較差,才漂流在海上。
經動保處評估後,決定將綠蠵龜交由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做後續的醫療及收容動作。
一隻綠蠵龜昨疑似在追捕魚群時,誤闖新北市石門區富基漁港,因為身上有外傷體力不支,在海上漂浮,岸巡人員救起後通報動保處處理。記者許瀚分?攝影
聯合報 103.01.22 TOP
【記者許瀚分?基隆報導】一隻上百公斤的綠蠵龜誤食海中垃圾,上月24日擱淺於桃園大潭火力發電廠的進水渠道,差點喪命,經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近1個月的照顧,現在這隻綠蠵龜已逐漸康復,昨天實驗室人員為牠注射最後一針抗生素,預計3月將帶回桃園野放。
海洋生物研究所博士生曾鉦琮表示,這隻背甲曲線長99公分的雌性綠蠵龜是海大有史以來,收容過體型最龐大的一隻,連實驗室最大的塑膠桶都無法裝下牠。綠蠵龜卡在桶子裡,完全無法動彈,因而有「卡卡」的暱稱。隔天,實驗室立刻找來一個容量達1600公升的收容桶,讓「卡卡」在裡頭不會真的卡卡。
曾鉦琮說,卡卡剛被發現時,活力不佳,無法進食,背甲上附著大量海藻,經檢查發現卡卡有血糖過低、脫水及貧血的現象。實驗室人員犧牲過年放假的時間,全心照顧卡卡,幫牠注射營養劑、抗生素和餵食。
牠原本虛弱、食慾不振,只重106.2公斤,經實驗室人員細心照料後,現在一天不僅可以吃下750公克的小管或章魚等食物,不到1個月,足足胖了7公斤。
實驗室人員在照顧卡卡的這段時間內,也從卡卡的排泄物中,發現數片塑膠袋的殘骸。教授程一駿研判,卡卡應是誤食這些人為垃圾,導致腸胃阻塞,喪失食慾,進而導致免疫力及體力下降,再加上月前寒流籠罩,海溫驟降,出現冷暈眩的症狀,失去動力而在海上漂流。
程一駿表示,一般而言,冷暈眩只會出現在中緯度地區,位處亞熱帶地區的台灣發生這種案例,相當罕見。而經確認卡卡的左後肢上,有一個日本海龜協會在20年前,於小笠原群島中平島所製作的鋁合金標籤,距離小笠原群島2134公里遠的桃園外海,可能為卡卡的主要覓食區之一。
曾鉦琮說,海大自2007年從事海龜救援工作後,至今一共收容過65隻海龜,每一隻都是因為誤食海中垃圾而生病,塑膠袋、釣魚線、保麗龍等都是常見的海中垃圾,去年還有一隻海龜因誤食化妝品補充包的包裝紙而中毒。
綠蠵龜「卡卡」排泄物中取出的塑膠袋碎片。記者許瀚分?攝影 |
海洋大學海龜實驗室人員昨餵食綠蠵龜「卡卡」吃章魚。記者許瀚分?攝影 |
聯合報 103.02.19 TOP
【劉育辰?基隆報導】海洋大學今年1月在桃園海邊救起一隻高齡5、60歲且奄奄一息的綠蠵龜,經證實是日本海龜協會20年前於小笠原群島標記的綠蠵龜,漂洋過海2314公里抵達台灣。這隻綠蠵龜肚子裡滿是塑膠袋等人類垃圾,經過海大悉心照顧從垂死邊緣救回來,近期將帶回桃園野放。
這隻綠蠵龜當初被救起時,全身佈滿汙泥跟海藻,無法下潛、行動力相當低,身上還有被鮫鯊咬過的傷痕。
因為放在水桶裡有點卡卡,海大給他取了綽號叫「卡卡」。
海大在「卡卡」的左後肢發現1個編號「11027」的鈦合金標誌,查證後確定為日本海龜協會於1994年6月於小笠原群島的中平島所標記,距今已有20年之久。
海大程一駿教授說,日本海龜學會為了追蹤卡卡的行蹤,卡卡在中平島產卵後就做了這個標記,證實卡卡是在日台迴游產卵的母綠蠵龜族群之一,而桃園外海可能就是卡卡的主要覓食區,與中平島直線距離2314公里。
負責照顧卡卡的海洋生物研究所博士生曾鉦琮說:「卡卡體型非常大,光背甲曲線長就有99公分!是海大有史以來收容過最大的綠蠵龜。
經過台大動物醫院診治,發現牠有貧血、脫水、低血糖等症狀,血液感染度第3級,推測卡卡已漂浮一陣子,而且長時間沒有進食導致免疫力下降。直到2月初,卡卡在細心照護下才進食。
曾鉦琮在卡卡的糞便中發現大量海綿的骨針及塑膠袋,這才發現原來人類製造的海洋垃圾是差點殺死這隻綠蠵龜的元凶!
程一駿教授表示,卡卡饑餓、脫水,因為腸道被垃圾阻塞,喪失食慾,海溫又驟降,讓牠得了「冷暈眩」,失去動力在海上漂流。程教授也說:「這是台灣救海龜冷暈眩的首例,幸好及早發現,否則可能陷入昏迷凍死!」
因為放在水桶裡有點卡卡,海大給他取了綽號叫「卡卡」(見圖,劉育辰攝) |
又要打針…好痛,海大博士生曾鉦琮替卡卡打針,並說卡卡最討厭他,因為每次他到水桶裡,就代表要打針了。(劉育辰攝) |
中國時報 103.02.19 TOP
【劉育辰?基隆報導】女神龜「卡卡」的胃裡充斥著塑膠碎片,導致食慾不振,差點暴斃,現在海洋中最少有300萬噸塑料,形成「新大陸」,估計每年有10萬頭海龜、海洋哺乳動物及100萬頭海洋生物因此枉死。
根據研究,海洋垃圾至少有300萬噸,綿延500浬,幾乎是2個美國大,儼然成為全球「第7大陸」。
學者估計「受害者」年逾110萬,大多因為誤食海洋垃圾或是被垃圾纏住死亡。其中最多的便是「塑料」,它又叫「美人魚的眼淚」,因為像魚卵常被誤食。
「卡卡」1月底被人從桃園救起,因為腸道阻塞垃圾又遇上寒流,差點死於非命,在海大學生、教授細心呵護下終於恢復健康(海洋大學提供)。 |
「卡卡」1月底被人從桃園救起,因為腸道阻塞垃圾(見圖,劉育辰攝)又遇上寒流,差點死於非命,在海大學生、教授細心呵護下終於恢復健康。 |
中國時報 103.02.19 TOP
【記者俞肇福?基隆報導】因為人類在海上亂丟塑膠製品,再加上天候劇變,險讓一隻高齡綠蠵龜,命喪桃園大潭火力發電廠進水渠道。
上個月廿四日下午桃園大潭火力發電廠的進水渠道中發現一隻高齡綠蠵龜在漂浮,海洋大學教授程一駿的研究團隊獲報後,將牠運回海大進行收容與照護,經過廿幾天的悉心照護已經康復,將擇期進行野放。
程一駿表示,這次救援的綠蠵龜出現冷暈眩的情況,在亞熱帶台灣還是第一次,冷暈眩通常是發生在中緯度,冬天溫度到零度以下,就會常常出現;但是亞熱帶台灣應該不會如此,因為台灣水域的溫度很高,應該是過年前那一波低溫造成綠蠵龜冷暈眩,如果不是及時獲救,恐怕將死亡。
海大照護增重 將擇期野放
這隻被海大救援團隊取名為「卡卡」的綠蠵龜被發現時,全身纏滿大量海藻,排便還出現塑膠袋及海綿,台大獸醫檢查後發現,它沒有生病,只是相當虛弱;經過師生排班細心照料,綠蠵龜體重從一百零六公斤增加到一百一十三公斤,海大將加裝追蹤器擇期野放,再以人造衛星追蹤行蹤。
這隻海龜的左後肢有鈦合金標號「11027」為日本標號,確認是在日本與台灣之間的洄游海龜,程一駿教授說,根據日方回覆,這個鈦合金標是西元一九九四年於小笠原群島中平島所標記的,距今已廿年之久;這隻海龜體型非常大,體長九十二點五公分(背甲直線長),是海大有史以來所接獲的誤捕或傷病海龜中體型最大的一隻綠蠵龜。
綠蠵龜經海大救治恢復情形良好,圖為海大研究生幫綠蠵龜打針協助復原。(記者俞肇福攝)
自由時報 103.02.19 TOP
【記者林詩萍?台北報導】台電大潭電廠今年初在進水口靜止池內發現卡住1隻「龐然大物」,確認後竟是保育類動物綠蠵龜,已有受傷跡象,電廠趕忙找來潛水人員幫忙固定,並由吊車吊起,送往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照料。
逐漸康復的綠蠵龜食量大增,但海大團隊並無相關預算,台電因此號召公服處同仁小額募款,共募得約1萬5000元「加菜」,並考慮將募款運動擴大至總公司全體員工。
卡在進水口靜止池
據台電轉述,綠蠵龜被發現時全身佈滿污泥和海藻,加上長時間沒有進食導致免疫力下降,送往台大動物醫院診治時,已有貧血、脫水、低血糖等症狀,甚至還有被鯊魚咬傷的痕跡;綠蠵龜在海洋大學教授程一駿帶領研究團隊照顧下,終於在2月初開始進食,並逐漸恢復健康。
這隻綠蠵龜的背長超過100公分,體重高達120多公斤,屬於大型綠蠵龜,是台灣至今救援到體積最大的綠蠵龜。由於體積龐大,當時放在暫時收容的600公升實驗用大水桶裡,都還「卡卡」無法動彈,海洋大學因此為這隻綠蠵龜取名「卡卡」;又因為卡卡是隻母綠蠵龜,與美國超人氣女歌手「Lady
Gaga(女神卡卡)」發音相近,台電同仁也因此暱稱綠蠵龜「卡卡」為「Lady卡卡」。
漂流數千公里卡在台灣
台電表示,2月開始「卡卡」健康情況好轉,開始進食白蝦等食物,但食量逐漸恢復時,卻發現「卡卡」需要的「伙食費」還真不少,由於海大團隊並無相關預算,台電公服處因此發動同仁小額募款,幫「卡卡」加菜,共為「卡卡」募得約1萬5000元伙食費;由於現在「卡卡」海放時間未定,台電也希望將募款活動擴大至總公司全體員工,為地球保育類動物一起貢獻心力。
台電表示,「卡卡」的左後肢發現有個「11027」的鈦合金編號標誌,經查發現是日本海龜協會在1994年,於小笠原群島的中平島所標記,證實「卡卡」是在日台洄游產卵的母綠蠵龜族群;中平島與桃園外海直線距離2314公里,也證明「卡卡」在海洋裡共漂流數千公里才來到台灣。
保育類動物綠蠵龜。(台電提供)
自由時報 103.03.10 TOP
【陳可文?澎湖報導】3天內連續在海上救起2隻保育類綠蠵龜,澎湖永興2號船長陳永男贏得「愛心船長」美名。
澎湖西衛籍海釣船永興2號36歲船長陳永男,11日中午出海釣魚返程西衛碼頭,在海上赫然發現1隻身長50公分、寬37公分的綠蠵龜載浮載沉潛不下水,撈起救上岸。
澎湖保育課獲報送往水試所海洋生物研究中心救傷,初步研判疑似營養不良體力不支或遭受凍傷,緊急搶救後已無大礙。
無獨有偶才相隔1天,13日陳永男出海釣魚,回航途中又在同一時刻、同一地點海域再次發現另1隻身長45公分、寬35公分的綠蠵龜漂流海面上奄奄一息。
海龜救上岸一動也不動,背殼上有疑似遭受撞擊的15公分長裂痕,岸巡人員還以為已無生命跡象,怎料綠蠵龜一見太陽回溫驟然抬起頭來,迴光返照當場嚇壞了眾人。
保育課表示,近期接連低氣溫海水太冷,洄游海龜不適應無法覓食,以致活動力下降體力受傷,經妥善治療安置後都陸續恢復健康。
澎湖海域連續救傷2隻綠蠵龜,保育人員治療安置已無大礙。(陳可文攝)
中國時報 103.03.1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