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 |
標 題 |
來 源 | 日 期 |
221 | 誤捕綠蠵龜 啊…未報觸法 | 自由時報 | 101.03.23 |
222 | 成大照料 小綠狀況良好 | 自由時報 | 101.03.26 |
223 | 「證物」不能放 綠蠵龜暫住成大 | 聯合報 | 101.04.02 |
224 | 3隻老烏龜 海生館甜蜜負擔 | 聯合報 | 101.04.10 |
225 | 中國時報 | 101.05.19 | |
226 | 蘋果日報 | 101.05.19 | |
227 | 聯合報 | 101.05.22 | |
228 | 自由時報 | 101.05.28 | |
229 | 身為證物不能野放 綠蠵龜食量大志工好辛苦 | 自由時報 | 101.05.29 |
230 | 自由時報 | 101.06.26 |
《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記者蘇福男、蔡文居?高雄、台南報導】梓官區漁民昨天在蚵仔寮海域,誤捕到一隻保育類綠蠵龜;無獨有偶,六龜警方也在桃源山區查獲一批珍貴保育鳥類白尾鴝,案件完成偵辦後立即野放。
昨天中午有漁民在蚵仔寮海域捕魚,捕獲到一隻保育類綠蠵龜,漁船返航時,並未即時向海巡署人員報備,結果遭發現留置偵訊,該漁民指稱,綠蠵龜被魚網纏身,原想返航後自行野放,不知道此舉已觸法,全案函送高雄地檢署偵辦。
海巡人員初步檢視並無外傷,暫交由台南台江鯨豚救援中心照料,經成大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教授王建平鑑定,確認是一隻珍貴保育類動物綠蠵龜。王建平表示,這隻綠蠵龜是一隻成龜,體型相當大,殼長七十四公分、寬六十八公分,重四十五斤,身體狀況還不錯,算是一隻健康的海龜。
盜獵珍貴保育鳥 男子送辦
另六龜警分局則獲報,得知有不肖民眾私自搭設網具,獵捕珍貴保育鳥類,十八日下午在桃源區勤和里台二十線九十四公里處,攔查六十二歲男子劉寧圈的機車,起獲一批盜捕鳥類,包括三隻保育鳥類白尾鴝、三隻白耳畫眉、二隻藪鳥、一隻冠羽畫眉、四隻山紅頭及三隻紅頭山雀。
劉嫌坦承,該批鳥類是在屏東林管處六龜工作站第一一五林班地捕獲,但辯稱只供自己觀賞用,訊後依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送辦。
自由時報 101.03.23 TOP
【記者林孟婷?台尚報導】保育類動物綠蠵龜被漁民捕獲,海巡署在高雄蚵仔寮查緝發現,送至台南安平區成功大學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收留照顧,受到專業且妥善照料,將擇合適時間將名為「小綠」的綠蠵龜野放,重回大自然懷抱。
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主任王建平表示,小綠長七十六公分、寬六十八公分、重四十五公斤,是青年成龜,經過觀察小綠沒有任何外傷也並無異狀。可能第一次來到陌生地方,顯得有點不適應,不吃不喝,大多安靜地待在搶救池。
他說,小綠目前狀況良好,有野生動物剛到陌生環境所產生的正常現象,等到小綠卸下防備心後應該就會開始進食,等到相關單位案情偵結結束,會將小綠帶回蚵仔寮捕獲地點野放。
成功大學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守護彰化以南至高雄沿岸一帶的海洋環境生態,是全台知名海洋生物搶救保育中心,曾收留過上百隻鯨豚,像是小抹香鯨「妹妹」、小虎鯨「小小」和侏儒抹香鯨「小蘿莉」,都是曾轟動一時的鯨豚救援事件,去年十月曾收留過一隻被漁民誤捕的玳瑁。
綠蠵龜「小綠」來到新環境有點不適應,安靜地待在池中。(記者林孟婷攝)
自由時報 101.03.26 TOP
【記者邵心杰?台南報導】海巡署日前在高雄海域,發現漁民捕獲1隻保育類綠蠵龜,被送往成大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照顧,目前健康狀況良好。礙於司法程序冗長,綠蠵龜不但是「證物」,也是「受害者」,志工希望早日偵結回到大海。
取名「小綠」的綠蠵龜是隻成龜,殼長74公分、殼寬68公分,體重45公斤。成大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教授王建平說,小綠沒有生病,健康狀況良好,可以正常進食。
王建平表示,等到案情偵結會另擇合適時間,將小綠帶回蚵仔寮捕獲地點就地野放,讓小綠回到大自然的懷抱。
成大收容中心收容綠蠵龜,健康狀況良好。圖?台江巡守員林明欽提供
聯合報 101.04.02 TOP
【記者潘欣中?車城報導】「牠們是海生館永遠的甜蜜負擔」,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海龜保育中心,收容全國各地送來受傷、棄養的海龜,終究要野放回大海,但其中2隻斷肢和1隻長期受人類飼養的綠蠵龜,因缺乏自行覓食能力,保育人員要照顧牠們到終老。
海龜保育收容中心,圈養的水箱有200噸海水,水深3公尺,11年來收容各地送來的受傷、棄養海龜27隻,已陸續野放20隻綠蠵龜、欖蠵龜和玳瑁,目前收容的7隻中,有3隻確定要在海生館終老。保育人員笑說:「在完善的照護環境下,牠們還有2、30年的壽命,到時候,我們也老了!」
海生館獸醫師李宗賢說,台北海洋生活館3年多前歇業後送來1隻約20歲的母綠蠵龜,當時體重已破百,是保育中心收容體型最大的1隻,也許是和人類接觸久了,會主動靠近人,1對渾圓的大眼晴仿如會說話,有工作人員幫牠取名「大眼YOYO」,現已重達140公斤。
他說,「大眼YOYO」愛吃龍鬚菜、海草和雜魚,食量好,體重快速上升,因抽血檢測發現牠的膽固醇、血脂肪過高,專家建議要做飲食控制,後來每天只給牠體重百分之1的食物,才恢復正常;因牠從小就接受人類餵食,習慣「飯來張口」,一旦野放,牠還是會主動找人要食物,「野放等於害了牠」。
另2隻斷肢綠蠵龜,5年前送來時奄奄一息,前肢因被漁網絞纏過久發炎壞死,不得不進行截肢手術,復原後無法潛游,在保育員細心照料下,漸漸恢復食慾,也慢慢可以潛游,現在比來時「胖」了約15公斤,以海龜平均可活50年計算,估計牠們還有30年壽命。
140公斤重的綠蠵龜「大眼YOYO」,在海生館生活無憂無慮,保育員得幫牠控制飲食和體重。圖?海生館提供
聯合報 101.04.02 TOP
【陳可文?澎湖報導】 十年前僅僅兩公克重的綠蠵龜寶寶如今長大茁壯,澎湖縣政府與水試所十八日進行野放活動,上百名小朋友不斷加油打氣,護送著六隻綠蠵龜重回大海的家。
澎縣府與澎湖水試所長年推動澎湖生態保育工作,海龜救護收容工作站於民國八十六年成立迄今十五年,已陸續成功野放了一三六隻保育類海龜。
近日來救護站內有六隻綠蠵龜經救傷治療已恢復健康與體力,昨日上午送往時裡海域沙灘進行野放;同時邀請上百名國小學童參與,難得戶外教學機會教育認識保育。
其中,有兩隻綠蠵龜是十年前在湖西鄉龍門沙灘發現,當時是剛孵化的綠蠵龜小寶寶,臍帶還未脫落、身體非常虛弱,體重只有兩公克多,輾轉送至救護站收容,經過細心照料已生長茁壯,如今長成七十多公斤重的大海龜。
綠蠵龜轉大人 野放回大海(陳可文攝)
中國時報 101.05.19 TOP
【文╱許逸民】澎湖縣農漁局昨邀3所國小約260名師生,一起在馬公市蒔裡沙灘,野放6隻瀕臨絕種保育類綠蠵龜,其中2隻還是10年前在湖西鄉龍門沙灘剛孵出的小綠蠵龜,因早產肚臍恐還未張開(圖2,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提供),接受照護至今,首次投入大海懷抱(圖1,許逸民攝)。綠蠵龜爬入大海前略顯遲疑,讓在一旁小朋友大喊「小龜加油!」
14隻僅6隻存活
農漁局長鄭明源說,10年前龍門沙灘那窩早產的14隻綠蠵龜,只有6隻存活下來,其中4隻已陸續野放,最後2隻則在澎湖海洋研究中心戶外池,經一年多的先期適應,確認適應良好後才集中野放。
綠蠵龜小檔案
學名:Chelonia
mydas
特徵:背甲中央盾5片,兩側盾甲各4片,
頭部前額鱗1對
體型:成龜體長約120~150公分,重約120公斤
生態:在大海中生活,生殖時會回到出生的沙灘產卵
資料來源:澎湖縣農漁局
蘋果日報 101.05.19 TOP
【記者許玉娟?澎湖報導】中國大陸漁民是綠蠵龜終結者?國立海洋大學教授程一駿在澎湖望安研究綠蠵龜20年,為長期追蹤監控,陸續在上岸產卵的20多隻母龜背上裝設衛星發報器,其中有3隻過了海峽中線,「被大陸漁民吃掉」,中共官方也管控不了漁民,讓研究團隊很無奈。
研究團隊去年為望安母龜裝設的最後一個衛星發報器,給的訊息不多,牠游到台灣海峽中間,就沒訊號了。
程一駿說,中國大陸就像是一個大黑洞,不少綠蠵龜一過了海峽中線就失蹤,研究團隊後來才恍然大悟,原來牠們是在當地海域被大陸漁民捕捉,宰殺吃掉,美國花了很大的工夫和大陸官方談「保育」,成效並不好。
早年澎湖望安島上挖龜蛋的情況嚴重,儘管劃設保護區後改善很多,但過去的錯誤已經造成,現在必須為此付出代價。
他說,龜蛋被掏光,母龜上岸產卵連帶受影響,1997年最高有19隻母龜回來產卵,1999年剩下兩隻,近年來,保育觀念提升,每年平均有8隻回來產卵,一隻海龜要經過20到50年才會成熟,第一批小海龜20年前下海,他希望明年開始,數量慢慢回來,「這要很有耐心」。
程一駿透過衛星追蹤器,找出望安島綠蠵龜洄游路線,牠們大多在中國東海大陸棚上棲息,夏天在望安島產卵之後,呈放射狀游出去,綠蠵龜活動範圍涵蓋日本、琉球、台灣北部沿海、菲律賓北部,及香港、雷州半島、中國大陸東南部沿海等地。
海洋大學教授程一駿在澎湖望安研究綠蠵龜20年,陸續在上岸產卵的20多隻母龜背上裝設衛星發報器。圖?程一駿提供
聯合報 101.05.22 TOP
【圖文?記者張忠義】台灣過去有很多綠蠵龜上岸產卵的地方,如今因人為開發及觀光客前往,目前能看到綠蠵龜的地方已經不多,幾乎只剰下澎湖的望安。目前正是綠蠵龜上岸產卵的季節,望安目前有六處綠蠵龜產卵棲地保護區,產卵的沙灘列為野生動物保護區,分別為天台山南側沙灘草地、西安水庫西側沙灘草地、土地公港南側沙灘草地、水雷港仔南側沙灘草地、網垵口東側沙灘草地萬安宮南側沙灘草地。
自由時報 101.05.28 TOP
【記者蔡文居?台南報導】今年三月疑因走私在高雄被査獲的綠蠵龜—小綠,因「有案在身」,無法野放,目前暫由台江鯨豚救援小組收容照顧,由於牠食量大,志工都得到海邊採撈海藻餵食,一次都得採收十餘公斤,十分辛苦。
成大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主任王建平表示,這種海藻叫石蓴,在台南附近海域、七股潟湖都有,由志工協助採收來餵食,這樣也可節省鯨豚小組的開銷。
綠蠵龜以海藻為食,也會吃軟體動物、節肢動物或魚類,算是雜食性動物。這期間台南沿海正盛產石蓴,這種海藻民眾並不食用,數量多時經常會纏住漁民的定置網,讓漁民不勝其擾。
不過,漁民厭惡的石尊,反成綠蠵龜的美食。協助鯨豚救援的志工黃永豐說,小綠很愛吃石蓴,丟再多也都吃,現在會稍微控制牠食量,目前一天約吃一
、二公斤,他大概每星期都得採一次,每次採一、二十公斤,現在因盛產期將過,數量愈來愈少,過去半小時就可收工,現在都得花一
、二個小時採收。
黃永豐說,目前這隻小綠算是證物,也不能隨便野放,必須等案子判決確定後才行,要野放還有得等,因此漁民若有不要的石蓴也可提供給小綠吃。
目前暫由台江鯨豚救援小組收容照顧的綠蠵龜—小綠,因有案在身短期間無法野放。(記者蔡文居攝)
自由時報 101.05.29 TOP
【記者蔡宗憲?車城報導】岸巡63大隊人員前天下午在牡丹灣沙灘巡邏時,發現1隻四腳朝天的綠蠵龜,本來以為已經死亡多時接近一看發現仍有生命跡象,趕緊通知海生館水生動物救援中心處理,目前海龜狀況穩定,讓發現的岸巡人員們鬆了一口氣。
「看到海龜四腳朝天,露出白白的腹部,心中就感到不妙。」岸巡63大隊中山安檢所表示,天氣炎熱加上海龜四肢沒動,本想幫牠翻身送最後一程,不料海龜竟然開始掙扎,讓他們相當興奮,連忙聯絡50公里外的水生動物救援中心獸醫李宗賢前來幫忙。
岸巡人員將海龜搬回安檢所後,照獸醫指示以水桶安置,李宗賢到場後,初步檢查判定為未成年綠蠵龜,約42公分大,重約10公斤,初步觀察綠蠵龜外觀無明顯外傷,急忙飛車帶回收容中心觀察。
李宗賢指出,海龜除了嚴重的脫水狀態,沒有特殊傷口,也不像常見的魚鉤所傷,已經抽血進行檢測,研判可能被海浪沖上岸四腳朝天,因為體力虛弱翻不過身。
李宗賢說,體力充足的海龜,不慎四腳朝天大多可以翻身,體力虛弱的海龜卻可能因此喪命,國外便有母龜上岸產卵後虛弱,被海浪沖翻在礁岩上死亡案例。
李宗賢說,這隻綠蠵龜及時被岸巡人員發現,否則恐被烈日曬死。
自由時報 101.06.2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