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 |
標 題 |
來 源 | 日 期 |
261 | 蘋果日報 | 102.05.09 | |
262 | 中國時報 | 102.06.23 | |
263 | 聯合報 | 102.07.01 | |
264 | 中國時報 | 102.07.04 | |
265 | 聯合報 | 102.08.15 | |
266 | 中國時報 | 102.08.15 | |
267 | 中國時報 | 102.08.23 | |
268 | 聯合報 | 102.08.24 | |
269 | 聯合報 | 102.08.25 | |
270 | 自由時報 | 102.08.25 |
《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動新聞╱台東報導】疑似被漁網纏繞至死的綠蠵龜,在死亡超過1周後,昨天隨漲潮漂上台東杉原灣上,由於遊客眾多引起民眾圍觀,最後由岸巡出面幫忙掩埋,一群熱心的大學美眉也拿起小鏟子幫忙鏟土,美眉們說,能做的也只是幫牠好好安葬,「已經是保育動物了還不幸身亡,好可憐喔!」。
昨天到台東玩的一群大學美眉,拿起小鏟子,幫忙埋葬死亡多時的綠蠵龜。劉人瑋攝
蘋果日報 102.05.09 TOP
【郭韋綺?屏東報導】 綠蠵龜進入密集產卵期,目前小琉球沙灘已記錄到四、五隻爬上岸產卵,估計可以產下超過十窩;綠蠵龜上岸的沙灘都是保密不透露的,而守護志工則是夜巡「移窩」,把產在危險地帶的龜蛋移到安全區域,希望今年孵化幼龜突破二千隻。
綠蠵龜已列入一級保育,小琉球自從三年前發現有綠蠵龜產卵,成為海龜產卵聖地。屏東縣府、琉球鄉公所、高師大及海洋大學共同投入保育,小琉球今年起公告全面禁用「海龜殺手」流刺網,每年五月到七月產卵高峰期,也有海洋保育志工巡邏沙灘搶救,因卡網死亡的海龜數量有下降趨勢。
小琉球鄉長蔡天裕指出,小琉球海草食物豐富,吸引綠蠵龜覓食,根據這幾年追蹤研究,證實綠蠵龜變成長駐型海龜,圍繞著島嶼成長、產卵。
蔡天裕表示,綠蠵龜深夜上岸產卵,挖掘相當於自己身體大小「體洞」,深度約在八十公分至一百公分產下龜卵,牠們也是多產一族,每窩可有一百四十顆蛋,去年還記錄有隻綠蠵龜竟產下了十窩蛋,總數量破千顆。
他說,今年已發現四、五隻上岸產卵,前天志工發現有一窩產在不安全地帶,趕緊悄悄移窩到靠岸邊的隱密處,還有蛇出沒地區也通通進行移窩,要不然一夜之間就被蛇吃光光,以前被偷吃夭折不少,希望透過人工保護下,讓小綠蠵龜順利孵化。
小琉球生態旅遊發展聯盟執行長曾毓文表示,碰觸、干擾綠蠵龜都是違法行為,也呼籲遊客不要這個季節夜闖沙灘,減少人為干擾。
中國時報 102.06.23 TOP
【記者尤聰光?台東報導】國立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團隊,近來發現1隻裝有衛星發報器的公綠蠵龜,待台東市外海一段時間,可能自1996年以來,再次有母綠蠵龜於台東沿岸上岸產卵。
國立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中心教授程一駿表示,每年4、8月是公綠蠵龜發情期,這隻公綠蠵龜,5月21日在宜蘭東澳鎮粉鳥林漁場被定置網捕獲,由於公綠蠵龜不上岸,行蹤難掌握,因此,在背上裝設人造衛星發報器。
他說,該綠蠵龜體長為83.9公分、背甲直線長86.2公分,屬於正轉大人的階段,5月底發現牠從東澳一路南下游到台東外海,停留一段時間後,又游去到更遠的菲律賓巴丹島海域,可能是尋不到伴侶,又折返台東海域。
不過,近來發現這隻公綠蠵龜待在台東市外海有一段時間,且活動範圍都非常密集,研判可能是已找到母綠蠵龜,並進行交配。程一駿非常有信心的表示,這隻公綠蠵龜都在掌握中,研判母綠蠵龜受孕後,應該會在台東沿岸某處上岸產卵,將有助於掌握及保護母綠蠵龜。
聯合報 102.07.01 TOP
【文?陳可文】 澎湖:第7岸巡隊鎖港安檢所3日獲報在岸際礁岩區發現綠蠵龜,農漁局保育課趕往救援,但已死亡多時。龜長約140公分、寬60公分,即就地掩埋。
中國時報 102.07.04 TOP
【記者潘欣中?車城報導】屏東海洋生物博物館今年收容2隻幼年綠蠵龜,同時發現體內有魚鉤,第1隻手術取出後已恢復健康,第2隻仍在觀察是否會自行排出。海生館獸醫李宗賢說,誤食魚鉤的海龜外表看不出異狀,若不處理,會造成消化道傷害,嚴重時會奪命。
他說,4月收容的綠蠵幼龜來自台東,海巡署岸巡人員通報海生館及台東縣政府,海巡人員當時就發現,綠蠵龜的嘴邊可看到魚線,但不確定是否有魚鉤;台東縣政府為綠蠵龜做X光檢查,發現有2個魚鉤卡在食道,隨即送海生館進行手術取出,現已復原,擇日送交台東縣政府野放。
他說,8月初在墾丁鵝鑾鼻海岸擱淺的綠蠵幼龜,送到海生館時略顯虛弱,經X光檢查,也在消化道內發現魚鉤,不過,牠的排便和攝食都正常,野生動物的修復能力比一般動物強,海龜體內有時可以一直存有魚鉤,有時會自行排出,目前還在觀察這隻綠蠵龜,有必要才進行手術。
民眾如發現擱淺海龜,或漁民誤捕海龜,可先撥海巡署報案專線118,由海生館救援和收容。
海生館獸醫為魚鉤卡在食道的綠蠵幼龜進行手術。順利取出2個寬1公分的魚鉤。圖?海生館提供
聯合報 102.08.15 TOP
【郭韋綺?屏東報導】 海底廢棄魚鉤、垃圾常被海龜吃下肚,國立海生館今年收留2隻幼年綠蠵龜皆在牠們體內發現至少3支魚鉤,大小約0.5至1.5公分,其中1隻海龜魚鉤已跑到腸子裡無法取出,獸醫擔心會讓消化道受傷發炎,正觀察中。
海龜把海底垃圾吃下肚屢見不鮮,尤以塑膠袋最常見,海龜總會誤認為水母吞下肚,海洋學者研判7成以上海龜都吞過,但海生館4月26日、8月6日收容2隻幼年綠蠵龜皆發現體內有魚鉤存在。
獸醫師李宗賢說,4月份這隻海龜來自台東海邊,嘴裡還咬著魚線研判牠吃到魚鉤,台東縣政府將海龜送去照X光果然看到幾支大魚鉤卡在食道,送往海生館進行麻醉手術,順利取出魚鉤。
至於8月份送來海龜就沒那麼幸運,因魚鉤經過腸胃蠕動跑到腸子裡拿不出來,且至少有3支魚鉤,讓牠很不舒服略顯虛弱無力,得靠海龜自己排出,但他擔心魚鉤在消化道拉扯造成受傷發炎,為此密切觀察中。
他推測,海龜可能吃到「上鉤的魚」,釣客起鉤時常發生釣線斷掉,魚沉下海後就被海龜連同魚鉤吃下肚。
他表示,民眾若發現不明原因擱淺海龜,可撥打海巡署報案專線118,將會第一時間通知海生館處理後續救援及收容工作。
海生館收留的綠蠵龜體內,發現好幾支大小不一的魚鉤。(郭韋綺翻攝)
中國時報 102.08.15 TOP
【郭韋綺?屏東報導】 小琉球進入小綠蠵龜孵化高峰期,琉球鄉公所、海洋大學及夏威夷大學合作追蹤調查海龜生態,22日原預定要替2隻「小綠」安裝人造衛星追蹤器並野放,考量颱風季節浪潮不穩作罷,將另擇日再度野放。
鄉公所秘書蔡文財指出,每年5月初到9月底為產卵季,上岸母龜會產下20到30多窩卵,平均每頭母龜會產下4到8窩卵,每窩約有80到100粒的龜卵,產卵地點遍布在島上的沙灘。
他表示,過去幾年來,母龜共產下1500粒龜卵,孵化後約有900隻小海龜爬回大海,並在離岸約10公尺近海棲息,至少有100隻綠蠵龜會定居下來,今年有6隻海龜產下29窩卵3300粒的龜卵,孵化率將更高,預料小琉球沿岸均可看見海龜蹤跡。
他說,這些保育成果和奇景吸引國際海龜保育人士注意,美國海洋漁業局夏威夷中心海龜小組負責人,也是IUCN海龜專家喬治.伯樂茲(George
H. Balazs),前年造訪小琉球後,讚賞不已。
他不僅今年2度造訪小琉球還捐出人造衛星追蹤器,協助小琉球研究海龜人員更了解產卵母龜及小龜海上行蹤。
屏東小琉球沙灘綠蠵龜卵進入孵化期,近半「小綠」會定居下來不再洄游到其他海域。(琉球鄉公所提供)
中國時報 102.08.23 TOP
【記者張進安?琉球報導】屏東縣琉球鄉擁有豐富的海洋觀光資源,為了研究及保育當地的綠蠵龜,該公所委託海洋大學教授程一駿研究團隊進行相關研究,努力成果獲得美國及香港保育單位肯定,特別捐贈二具人造衛星發報器。
由於目前正值綠蠵龜上岸產卵及小龜孵化高峰期,琉球鄉公所今天上午9點在琉球鄉中澳沙灘,進行綠蠵龜人造衛星追蹤器安裝及野放儀式,藉此宣示保育決心。
鄉長蔡天裕表示,小琉球是國內少數的珊瑚礁島嶼,加上海況平靜,海洋生物多樣性,當中包括瀕臨絕種的海洋爬蟲類動物綠蠵龜,目前已被農委會列為最高等級的保育物種,國際上許多保育人士藉由綠蠵龜來帶動海洋生態保育及推動社區發展,因此有「領航性物種」的稱號。
琉球鄉公所表示,每年5至10月為綠蠵龜上岸產卵季節,近幾年母龜在琉球鄉共產下1500粒龜卵,孵化後約有900頭小海龜爬回大海生長,代表小琉球的環境適合綠蠵龜居住及繁衍後代。
美國海洋漁業局夏威夷中心的海龜小組負責人、IUCN海龜專家組理事喬治.伯樂茲今年夏天造訪琉球海龜工作站後,對國立海洋大學教授程一駿的研究團隊表示肯定,雙方決定各捐出一具造價約新台幣20萬元的人造衛星發報器,讓研究人員更精確掌握產卵後的母龜行蹤。
瀕臨絕種的綠蠵龜,目前已被農委會列為最高等級保育物種。圖?琉球鄉所提供
聯合報 102.08.24 TOP
【記者潘欣中?琉球報導】屏東縣離島的琉球鄉公所昨天委託研究團隊,在中澳沙灘野放2隻各背著造價20萬元人造衛星發報器的母龜,以解開母龜產後行蹤之謎。
「今天野放母綠蠵龜,不僅要解開產後海上行蹤之謎,也是宣示地方保育決心」琉球鄉長蔡天裕說,小琉球是珊瑚礁島嶼,海況平靜,瀕臨絕種的綠蠵龜每年5至10月會上岸產卵,鄉公所委託國立海洋大學程一駿教授進行相關研究,已獲國際肯定,解開母龜產後行蹤之謎,可為綠蠵龜保育多盡一分心力。
2011年、2012年程一駿研究團隊調查發現,在小琉球上岸的母龜,平均每隻會產下4到8窩卵,每窩約有81粒至百粒不等的龜卵,產卵沙灘則遍布島上每處沙灘。
研究團隊進行海上調查發現,在離岸約10公尺的近海中,至少有100隻綠蠵龜定居,今年至今,已有6隻海龜產下29窩約3300粒龜卵。
昨天野放母綠蠵龜背的人造衛星發報器,每具造價20萬元,並由鄉公所爭取到國內相關單位,提供人造衛星追蹤器的專業協助。
背著造價20萬元人造衛星發報器的綠蠵龜,在地方人士和研究人員的祝福聲中,緩緩向大海方向前行。圖?琉球鄉公所提供
聯合報 102.08.25 TOP
美、港捐2琉球號
追蹤生態復育
【記者陳彥廷?琉球報導】屏東縣琉球鄉保育綠蠵龜有成,根據海洋大學研究團隊調查,全島棲息數量達四百隻,今年更產下三千三百粒龜卵,為進一步了解綠蠵龜生態,美國、香港保育單位捐贈二具「琉球號」衛星發報器。琉球鄉公所昨舉辦安裝及野放儀式,吸引許多遊客、居民共襄盛舉,歡送琉球一號、二號綠蠵龜回到大海。
琉球鄉是國內少見的珊瑚礁島嶼,海洋生物多樣性高,這種得天獨厚的環境,吸引已瀕臨絕種的綠蠵龜產卵、棲息,為保護珍貴的海洋生態資源,琉球鄉公所特別委託國立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程一駿的研究團隊進行復育。
程一駿表示,進行DNA檢驗發現琉球鄉與澎湖縣望安的綠蠵龜相同,研究團隊在離岸約十公尺海域對每隻綠蠵龜照像「建立戶籍」,再以人工辨識海龜臉部特徵,這種追蹤模式不會驚擾海龜,當地居民為保護這項生態觀光資源也特別成立巡守隊,良性循環下,生態與觀光共創雙贏。
綠蠵龜的天堂 專家讚產卵棲地完整
「琉球根本是綠蠵龜的天堂!」美國海洋漁業局夏威夷中心海龜小組負責人喬治.伯樂茲(George H. Balazs)說,他有時才游出海二百公尺,就可以看到約五十隻綠蠵龜,自從二○一○年來到小琉球後,就非常讚嘆台灣擁有這麼完整的海龜產卵棲息地,每年至少要造訪琉球兩次。
「我們替綠蠵龜裝了行車記錄器!」鄉公所獸醫顏聖文開心表示,每年五至十月是綠蠵龜上岸產卵季節,今年伯樂茲偕同香港農漁署伍家恩,合捐兩台造價約五十萬元的人造衛星發報器,昨天完成安裝及野放任務後,象徵琉球生態保育工作又向前邁進一大步,琉球是綠蠵龜永遠的家。
「琉球一號」裝上人造衛星發報器後野放,將記錄棲息習慣及行蹤。(琉球鄉公所提供)
《小檔案》綠蠵龜:瀕危物種 忠於產卵地
【程一駿教授口述,記者陳彥廷整理】綠蠵龜是海洋爬蟲類動物,因主食為海草、海藻,脂肪呈淡綠色而得名,一生大部分時間在海中生活,產卵時會回到沙灘孵育後代,形成獨特的生活習性。
成熟的綠蠵龜背甲約九十至一二五公分不等,體重超過一百公斤,在水中用肺呼吸,潛水深度約一、兩百米,分布在熱帶、亞熱帶海域中。
程一駿教授的研究指出,全世界僅剩下約廿萬頭產卵母龜,為瀕危物種。農委會將綠蠵龜列為最高等級保育物種,台灣澎湖望安、屏東琉球海域,適合綠蠵龜棲息或產卵,綠蠵龜對產卵地忠誠度相當高,不論棲息地有多遠,都會回來產卵,若琉球海域能確定產卵及棲息的綠蠵龜為同一批,將更顯珍貴。
自由時報 102.08.2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