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山島


編號

標                 題

來    源 日    期
21 龜山島首航 簽公約護鯨豚 聯合報 96.04.22
22 怪蟹揭秘 學者獲國際獎  鄭明修數度被硫磺熱煙燙傷 蘋果日報 96.05.11
23 龜山島外海 來一場鯨豔 中國時報 96.05.13
24 遊客摸黑 一窺龜山朝日 聯合報 96.06.03
25 硫磺怪方蟹生存有道 中國時報 96.08.19
26 「聖帕」過境 神龜斷尾50米 中國時報 96.09.06
27 颱風吹散礫灘 龜山島斷尾 自由時報 96.09.06
28 龜山島尋根 有人好想搬回來 聯合報 96.09.12
29 龜山島開放 今明還有餘額 聯合報 97.03.01
30 東北角福隆馭風帆 龜山島探秘 蘋果日報 97.03.21

  3       10

龜山島首航 簽公約護鯨豚

 【記者羅建旺?宜蘭報導】國際海豚年龜山島鯨艷奇航,昨天由宜蘭縣烏石港開船,藍天碧海中登島、繞行、賞鯨,掀開今年東北角海洋觀光熱,即日起到513日,非假日遊程,還有優惠。

 宜蘭縣龜山島附近海域是海上觀光熱點,交通部觀光局東北角國家海岸風景區管理處統計,去年311月,龜山島開放觀光期間,從烏石港搭船登島或賞鯨,多達16萬人次。

 東北角國家海岸風景區管理處與宜蘭縣政府、中華鯨豚協會、宜蘭縣賞鯨推協會及宜蘭當地農場、飯店、民宿等業者合作,昨天推出「龜山島鯨艷奇航」,多艘賞鯨船在烏石港鳴笛啟航,有的登龜山島遊歷,有的只在海上環島繞行,欣賞龜嶼奇觀,有的則在海上尋鯨賞鯨。

 賞鯨船業者昨天並簽訂賞鯨公約,宣誓保護鯨豚生態資源,嚴禁騷擾、餵食、衝撞、捕獵鯨豚。

 管理處長陳梅岡說,龜山島海域鯨豚資源豐富,常出沒的鯨豚種類多達17種,能欣賞到鯨豚的機率高。

 管理處指出,「龜山島鯨艷奇航」活動到513日,非假日(週一到週五)每天上午、下午,會各開出一船班,賞鯨、繞島、登島三合一遊程,原價新台幣1600元,只要1000元即可,若不登島,可選擇繞島及賞鯨二合一遊程,原價1000元,優惠價600元。

 同時,船班上會有專業解說員,每週解說不同的主題,包括「鯨豚有約」、「龜山奇岩」、「龜嶼生態」、「鯨聲豚語」等,活動優惠開放名額有限,有關龜山島賞鯨遊程,可洽烏石港遊客服務中心的宜蘭縣賞鯨推廣協會,預約查詢(039770606,或上龜山島鯨艷奇航專屬網站http://2007dolphin.necoast-nsa.gov.tw

 除龜山島賞鯨旅遊,民眾可安排21夜的遊程,規劃到周邊的福隆海濱度假,或到頭城鎮北關、頭城農場體驗,也可到宜蘭綠色博覽會或礁溪泡溫泉。

龜山島奇景之一─靈龜擺尾。圖?東北角管理處提供

聯合報    96.04.22      TOP


怪蟹揭秘 學者獲國際獎  鄭明修數度被硫磺熱煙燙傷

 【陳揚盛╱台北報導】日本生態學界最具聲望的「生態學琵琶湖獎」,今年選出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鄭明修為第十四屆得主,可獲獎狀與五百萬日圓(約一百三十九萬元台幣),表彰他長期研究台灣海洋生態、在龜山島附近海域發現世界新種硫磺怪方蟹等貢獻;這是繼九年前中山大學教授陳鎮東後,第二位獲得此獎項的台灣人。

   國科會主委陳建仁昨表示,台灣科學家能獲此肯定,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生態學琵琶湖獎是表揚國際生態專家至高榮譽之一,該獎審查委員在鄭明修獲獎理由中指出,鄭明修以三十年的時間,見證台灣海洋生態環境的變遷,且推動多處台灣海域設立海洋保護區,成效卓著。

 鄭明修對台灣海洋生態研究,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是一九九九年,他在龜山島淺海海域發現硫磺怪方蟹,並在隔年證實為世界新物種,他以此撰寫論文,在二○○四年刊登在《自然》(Nature)期刊,受到國際科學界矚目。

 鄭明修說,當年他潛水到龜山島海域,意外發現在淺海高達攝氏一百一十六度湧泉附近、溫度在攝氏二、三十度的礁石縫隙內,棲息著上千萬隻的硫磺怪方蟹,牠們靠著被湧泉燙死的浮游生物及魚類維生,這項發現讓他振奮不已,但因要就近觀察,他數度被硫磺熱煙燙傷

   他說,他曾解剖硫磺怪方蟹僅約三公分的屍體,再剖開其消化道,發現牠具有特殊解毒機制,因此可存活於布滿硫磺的強酸環境。為研究海洋生態與保育,鄭明修堅持親自「下海」,三十年來練就一身潛水、攝影好功夫,至今已完成台灣一百二十種槍蝦生態研究,並鑽研海洋甲殼類生態,發表數十篇研究論文與專書圖鑑。

 鄭明修說,年輕時曾在夏季一個月出差二十天,且都是潛水到海底進行生態調查;他堅持自己拍照、撰文,而最讓他心痛的是台灣的海鮮文化,「談到魚、蝦,首先想到的是吃,不是保育」,他建議台灣應有百分之二十的海岸線規劃為海洋保護區,日益枯竭的海洋物種才會恢復。

硫磺怪方蟹平日躲在龜山島淺海硫磺礦石的縫隙間,等著吃被湧泉燙死的生物。鄭明修提供

鄭明修為了研究練就潛水、水中攝影的好功夫。鄭明修提供

鄭明修

  學歷: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博士

  經歷: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中華民國珊瑚礁學會理事長

  特殊事績: 2007年獲日本第14屆生態學琵琶湖獎 2004年在《自然》(Nature)期刊發表龜山島硫磺怪方蟹食性生態論文

  資料提供:中研院

生態學琵琶湖獎小檔案

  由來:1991年日本滋賀縣(日本最大淡水湖琵琶湖所在地)政府為推動生態保育而設立,為國際性大獎

  獎項:每年頒獎1次;頒發獎狀及500萬日圓(約139萬元台幣)獎金

  資料來源:國科會

不死蟹報導 以訛傳訛

   【記者陳揚盛】鄭明修發現世界新種、台灣特有的龜山島硫磺怪方蟹,讓他受到世界矚目,但二○○四年國內媒體錯誤報導他發現的硫磺怪方蟹是「煮不死的螃蟹」,自此讓他一直飽受流言所苦;昨看到《聯合晚報》再度報導「煮不死的螃蟹」,鄭明修氣到破口大罵,並澄清:「世界上沒有煮不死的生物,不要再以訛傳訛!」

 鄭明修說,硫磺怪方蟹平時都躲在噴泉附近的礁石裂縫,水溫約在攝氏二十至三十度之間,僅比平常的淺海高出攝氏兩、三度,「牠跟一般螃蟹一樣,遇到水溫攝氏三十二度以上,依舊無法存活,甚至會被燙死。」

 鄭明修指出,硫磺怪方蟹平日是靠著遭攝氏百度湧泉燙死的生物維生,或許是這個習性,致媒體以訛傳訛;他沒有做過多少度的水溫、硫磺怪方蟹才會燙死的實驗,因為這樣太殘忍。

果日報    96.05.11      TOP


山島外海 來一場鯨豔

 【蔡偉祺?北縣報導】從現在起到九月底,龜山島外海是賞鯨豚旺季,大家可以都來「鯨豔」一下。

     東北角風管處長陳梅岡表示,這次活動僅短短3個星期就吸引超過上萬人參與,效果非常好。賞鯨協會總幹事林光信也說,賞鯨之旅很多地方都在推,但因烏石港外海擁有登龜山島的加值行程,更具吸引力,且登島不必事先預約,幾乎所有遊客都參加賞鯨、環島與登島的三合一之旅。

     林光信還說,龜山島外海鯨豚數量相當多,加上協會都會先派出斥候船到外海先搜尋鯨豚蹤跡,所以遊客有九成以上機會能目睹鯨豚群。不過,過九月底後,因潮流改變,這些鯨豚會游往其他海域,所以有興趣的民眾要把握機會。

     隨船解說員說,龜山島海域除了常見的飛炫海豚外,這次活動期間還發現有真海豚、瓶鼻海豚和偽虎鯨等稀有鯨豚,最高紀錄還曾發現78百隻海豚同時出沒在這片海域,讓遊客都大呼過癮。

     管理處楊永盛秘書表示,鯨豔奇航活動結束後,想登龜山島必須事前申請,民眾最好先預約出海遊船,最慢3天前向管理處登記。民眾有疑問可聯繫賞鯨協會洽詢:03-9770606

國時報    96.05.13      TOP


遊客摸黑 一窺龜山朝日

 【記者羅建旺?宜蘭報導】「走,到宜蘭看日出。」雪山隧道通車後,大台北地區民眾到宜蘭更便利,「龜山朝日」壯麗美景,對宜蘭人不新鮮,卻令遊客驚艷,雨過天青時,是賞景好時節,還有民眾專程包遊覽車,天未亮就到宜蘭,為的就是看日出。

 清道光5年,噶瑪蘭廳的通判烏竹芳,選定「蘭陽八景」:「龜山朝日」、「隆嶺夕煙」、「西峰爽氣」、「北關海潮」、「沙喃秋水」、「石港春帆」、「蘇澳蜃市」、「湯圍溫泉」,列為首景的「龜山朝日」,最近因宜蘭天氣晚雨、早晴,是賞景好時機,特別熱門。

 不少攝影家天未亮,就摸黑到被認為最佳景點的壯圍鄉永鎮海邊守候,等待捕捉好鏡頭,沒想到沙灘上,已經有許多人在看海,有的還是專程包租遊覽車,從台北到宜蘭看日出。

 「只為3分鐘的美麗。」等待「龜山朝日」的民眾說,守在黎明前的海邊,看著有如黑幕的天空,慢慢翻出魚肚白,遠處海上,龜山島如黑色剪影,明顯且大,接著一抹一抹的紅霞染上天際,宛如亮紅顏料在畫布上暈開般。

 隨著紅霞射光,原本還會談笑的人群,都靜默下來,目不轉睛盯著海面,「龜山朝日來了!」,不少人摒息,心跳加速,海面上火紅的旭日,從龜首處一點一點浮上天際,但沒幾秒時間,就如一顆紅丸般,慢慢放出光芒,賞景的人連大氣不都敢喘,一片靜默中,只有海浪聲與快門聲。

 「曉峰高出半天橫,環抱滄波以鏡明。一葉孤帆山下過,遙看紅日碧濤生。」烏竹芳創作「龜山朝日」一詩,生動描寫美景。

 攝影家吳楊欽建議,海上龜山島容易被霧氣遮掩,因此,一般以颱風前、後,或大雨過後,天空好像洗過,龜山清晰,旭日如紅丸,最漂亮,在地點上,以永鎮海邊最佳,龜形最像,旭日東昇位置最佳。走雪山隧道的旅客在宜蘭下交流道後,往東走到壯圍鄉即可。

到宜蘭看日出,龜山朝日前,碧波萬頃,漁筏山下過,令人驚艷。

聯合報    96.06.03      TOP


硫磺怪方蟹生存有道

 【鄭明修】(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龜山島有句台灣諺語:「全省走透透,龜山島走不到。」龜山島位於宜蘭外海十公里處,由於長期軍事管制,讓人看得見卻到不了。因此有關龜山島生態資源的調查研究更是欠缺。一直到一九九八年宜蘭縣政府委託觀光局東北角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開發成觀光區,請我當評估委員,為了了解龜山島海底生態資源,才首次潛水調查發現在龜首處淺海熱泉區擁有數量非常龐大的螃蟹,集體生活在熱泉噴口附近;這應是世界上極為罕見的生態奇觀。

 潛入淺海熱泉噴口附近,我發現在硫磺塊縫隙間或附近礁岩穴內躲藏了密度極高的怪方蟹族群,它們生活在此一食物來源極為特殊的酸性環境裡。平潮時,牠們從礁石裂隙成群爬出,撿食熱泉噴口附近豐富的浮游動物,然而這些海水中的浮游動物,是隨著海流經過噴口上方附近,被硫磺煙柱殺死後,有如降雪般地飄落下來。這種機會主義的覓食行為,解釋了怪方蟹何以能在此高毒性淺海熱泉噴口處生存的理由。

 這處淺海熱泉噴口位於台灣東北角龜山島龜首處,附近海域屬於沖繩島弧的一部分。根據地質學家鑑定,龜山島形成大約在七千年前,而且有四次火山運動,造成現今島上岩層有非常明顯節理,因此部分學者認為龜山島仍算是十分年輕的火山島嶼,而且在其附近一千多公尺深海底大約有六十多座相同的海底火山隆起。

 由於龜山島是海底板塊運動最劇烈的區域,造成全島大部分區域是峭壁斷崖地形,地勢十分險峻,每逢地震常可見到山崩落石,因此潛水調查的危險性增加不少。特別是在這個不尋常的生態系統中。噴口所排放是酸度極高且富含硫磺礦物質,其pH值介於1.75∼4.60;並且發現至少有九個大型噴口煙囪,高約二至六公尺,在任何時候都會不斷噴出熱泉,其噴口溫度介於 65∼116℃,所噴出物質包括硫磺及氣泡(主要為二氧化碳、氮氣、氧氣、二氧化硫和硫化氫)。

 在此對潛水人而言,是一處非常吵雜且轟隆聲不斷的海底,大小不一的氣泡隨著煙霧從地底往上衝,震耳欲聾十分壯觀;有時又令潛水人員感到魔音傳腦,身心難過,必須先游開噪音區,身心才得以疏緩。顯然這裡怪異的自然音效超過人體所能忍受的音貝。對於許多海洋生物種類而言,硫磺海域是一種生存壓力,但是對硫磺怪方蟹而言,可能又是另一種保障。

 高濃度的硫化物對於建立化營性食物網以及硫化菌的生長十分重要,但此一食物來源,並未在龜山島出現。自從一九七七年地質學家在加拉巴哥群島外海探測中洋脊,尋找兩千公尺以下海床的火山活動時,首次發現了熱泉,也發現某些熱泉煙囪的周圍擠滿了動物生命,最後發現硫化菌扮演非常重要角色。

 相關的生態調查研究非常多,甚至許多學者推論生命的起源與演化來自深海。然而有關淺水域 (深度少於兩百公尺)的熱泉系統所知就非常有限。相較於深海熱泉噴口附近豐富的生物種類,淺海熱泉噴口的動物歧異度偏低,其生態系也比較簡單。就目前而言只有兩種螃蟹Xenograpsus testudinatus和X.novaeinsularis被鑑定出來;前者為龜山島所產硫磺怪方蟹種類,於二○○○年被發表為世界新種;後者出現在小笠原群島,也是生活在硫磺熱泉噴口附近。由於龜山島淺海噴口的排放物含有非常高濃度的元素硫(純度99.5﹪)以及有毒的火山氣體,所以在這片棲地的物種貧乏就不令人感到意外。

 過去對於怪方蟹的生態全然不清楚,我們發現硫磺怪方蟹會以有剛毛的螯指尖端在海床上覓食,但牠日常食性則不詳。在龜山島硫磺怪方蟹大規模地群聚於噴口裂隙之中,平均密度每平方公尺約364隻,這不禁令人想要問:如此龐大的螃蟹族群倚靠的是什麼樣的生態系統,到底這些螃蟹吃的是什麼?

 我們的觀察顯示,龜山島的硫磺怪方蟹所吃的主要是動物性浮游生物。在水域平靜時,怪方蟹會成千上萬地從硫磺礦縫隙中湧出,開始在幾平方公尺範圍內的海床上瘋狂地進食,這種前所未見成群結隊的覓食行為,只出現於水域遲滯,硫磺煙霧籠罩時。解剖怪方蟹標本可以發現到其胃內充滿浮游動物(主要為浮游性橈腳類),研究怪方蟹的口器與胃靡更可確認牠的確是食腐者。

 在水域最理想的情況下,我們見到了細微的顆粒緩緩地落在噴口的四周,甚至有魚類的屍塊。分析所收集的水體樣本,則發現高濃度的無機顆粒與死亡或昏迷的浮游動物。當海水靜滯,也就是海流轉弱甚至消失時,噴口的煙柱直接向上噴發,立刻殺死任何經過的有機體,並使牠們直接落下,這些浮游動物組成的雲團有如海洋「飄雪」般地降下。

 海流一旦增強,這致命的煙霧馬上轉向,被硫磺雲團砲轟的浮游生物,也會隨著海流到處漂送。怪方蟹也紛紛返回裂縫中。由於台灣潮汐屬於半日潮,怪方蟹每天應該有可能會進行兩次的覓食活動(因為夜潛的危險性,我們並未在夜間確認,但是從實驗室水族缸養殖試驗中,發現夜間所有螃蟹都在休息)。

 怪方蟹的覓食時刻在海洋「飄雪」落下的時間同步進行,為的就是要最有效率地收穫這些被殺死的浮游動物。怪方蟹這種機會主義的覓食行為,在任何其他海底熱泉生物的研究中均不曾被發現,牠所表現的,正是針對此一極度缺乏食物來源的環境,所發展出來的獨特適應。我們最近的研究己找出牠們耐毒性 (硫化氫)的解毒機制,希望未來的研究能從其生理生化到演化適應,發揭出淺海熱泉生態系更多的奧秘。

龜山島在海底擁有世界極為罕見的生態奇觀。(本報資料照片)

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硫磺怪方蟹對時機的掌握很有一套。(本報資料照片)

國時報    96.08.19      TOP


「聖帕」過境 神龜斷尾50米

 【李忠一?頭城報導】龜山島尾部有長約1公里的沙洲,隨著潮汐的變化,使得龜尾看似在移動,因此被漁民譽為「神龜擺尾」,是龜山島的八景之一,但受到日前聖帕颱風過境的影響,龜尾被沖斷50公尺,要看完整的神龜擺尾,要等到明年。

     神龜擺尾是因潮流沖堆,在龜山島尾部堆積而形成沙洲,在龜山島的制高點401高地,更可俯瞰龜尾全貌,因受到季風潮流變化,讓沙洲看起來似在移動。

     東北角管理處解說員表示,受到聖帕颱風過境影響,著名的「神龜擺尾」,受到的巨浪沖刷,龜尾斷了將近50公尺,許多先看過導覽簡介,準備一探龜山島究竟的遊客,看到龜尾少了一截,大呼可惜!

     解說員笑說,雖然現在只能看到神龜「斷尾」,但等到東北季風增強,預計在明年12月期間,受到潮流的變化,屆時可看到完整的龜尾,目前被沖走的50公尺缺口,也會因為潮流沖堆,再次浮現海面。

國時報    96.09.06      TOP


颱風吹散礫灘 龜山島斷尾

 【圖文?記者郭顏慧】副總統呂秀蓮昨到宜蘭縣龜山島,沿途欣賞外海成群結隊的鯨豚,也體驗了島上遺留的軍事坑道,並巧遇龜山島龜尾「斷尾」。

 龜山島尾端夾在兩股潮流間,逐漸沖積出長八百公尺的石礫灘,像是伸出的龜尾,會隨著海流和風向改變樣貌,夏天吹西南風,龜尾會向右擺,到了冬天東北季風強勁,龜尾便往左擺,成了傳說中的龜山島八景之一「神龜擺尾」,日前聖帕颱風來襲,吹散礫灘,出現五十公尺的缺口,預估東北季風開始,龜尾會漸漸回復原狀。

 東北角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人員說,斷尾不是年年有,最近一次約在五年前。

由時報    96.09.06      TOP


龜山島尋根 有人好想搬回來

 【記者羅建旺?頭城報導】「島就這麼大,學校就在家的門邊,一蹺課,老師馬上追到家裡來。」龜山島原住民昨天返島尋根,島上的生活記憶湧現腦海,島民們故事說不完,不捨地說:「真想搬回島上住。」

 民國63年間,龜山島民集體遷村,搬到對岸的頭城鎮大溪里仁澤新村,龜山島隨即被列為軍事管制區。7年前,軍方開放生態觀光,島民思念故鄉,期盼回島解鄉愁,宜蘭縣史館昨天安排龜鄉尋根,島民從頭城鎮拱蘭宮扛著媽祖及從島上一起遷居的諸神像,與親友一起搭船回島。

 「阮阿公也是在島上出生的。」75歲的陳正旺,祖父前的那一代就在島上生活,他在島上成長,娶了同島鄰家的女孩,結婚、生子,43歲那年,搬離島上,以漁船載著全家大小與家當,搬到對岸;他昨天返島,一樓平房的老家早被拆掉,指著一片草地說:「當年,我家就在那裡。」

 45歲的張清波看到自己小時候住的房子還在,高興地說:「好想搬回來住,島上空氣好,最重要,晚上不用關門,因為沒有小偷。」張清波13歲搬離龜山島,小學就讀的龜山小學,就在家的旁邊,他回憶說,念書時,中午跑回家吃飯,轉開電視看布袋戲,看得過頭,時間到還沒去上課,老師就從隔壁的學校,找到家裡來。

 張清波說,島上生活,物質條件不好,但打陀螺、龜尾湖裡游泳、上山砍竹,都是難忘記憶,那種依戀,可說是難捨難分。

 「我是既高興、又傷心、又無奈。」宜蘭市立圖書館館長陳俊仁祖先,從清朝時,在島上購置廣逾兩公頃的土地,但軍事管制後,被政府以每坪1元強行徵收。

龜山島原住民昨天返鄉尋根,人神一起登島,重遊故鄉。

聯合報    96.09.12      TOP


龜山島開放 今明還有餘額

 【記者羅建旺?宜蘭縣報導】龜山島今起重新開放觀光,有別於以往限事先申請,觀光局東北角暨宜蘭風景區管理處今年把每天未申請額滿的名額釋出,臨時想登島的遊客,可在宜蘭縣頭城鎮烏石漁港的「頭城區漁會」服務台申請,即可搭船登島。

 管理處指出,今天開放首日,申請登島的有七十人,明天周日有四十人,都未足額,若想今、明兩天登島,可在頭城區漁會樓下的烏石港直銷中心一樓宜蘭賞鯨協會服務台、或協會在遊客中心的服務台,攜身分證洽辦。

 船家指出,以往三歲以下幼童不收費,但今年起,要收三百元保險費。船家已加強帶隊解說導覽服務品質,並共同設置救護站,由專人協助接駁登島安全。

 欲申請登島,可上網查詢或電洽:(○二)二四九九一一一五轉一八一號林小姐,其餘訊息請洽福隆遊客中心,電話:(○二)二四九九一二一○

 船家表示,搭船都要攜帶身分證件,賞鯨不登龜山島,或只是搭船繞島,不用申請,沒有名額限制。

龜山島(圖中的海島)今天起開放登島觀光,掀起年度海洋觀光熱。

聯合報    97.03.01      TOP


東北角福隆馭風帆 龜山島探秘

 【報導廖玉如 攝影李芃葳春回大地,龜山島3月起開放登島巡遊,15日起龍門獨木舟基地的水上活動也開打,進入舟楫繁忙季節,而30年來一直是帆船玩家專屬天堂的福隆海水浴場,也已開放風帆活動歡迎遊客;隨著天氣越來越暖和,東北角玩樂更鮮活了!

 夏天未到,東北角的水上活動陸續繽紛登場,獨木舟、風浪板相繼開打,將原本風光就很旖旎的海岸線,妝點得更為絢麗。不諳水性,又不想錯失水上樂趣,可從龍門的獨木舟開始。透過搖槳滑行,水上逍遙的閒情逸致全在股掌間;膽子大、平衡感佳的人可轉往福隆海水浴場,體驗風浪板馭風而行的快感。

 福隆海水浴場一直是帆船俱樂部玩家的競技天堂,不分季節都可見到高手揚帆的畫面,今年提前3月起,開放民眾參與。教練說,學過陸上操舟、水上平衡後,下水優游並非難事呢!

  玩味過福隆、龍門的水上風姿後,轉往頭城的烏石港。烏石港碼頭是前進龜山島的要道,想要登島探訪,不僅要事前申請,還得看老天爺的臉色,風浪過大就成不了行!

 眼前天空烏雲朵朵,汪洋籠罩在灰濛濛中,龜山島都成了黑白照,不禁開始祈禱,老天爺肯定聽到我的心聲,船終於開動了。耳邊不時傳來船家「龜山島距烏石港約10公里,航行時間約30分鐘……」,我將視線投向海平面,期待鯨豚出現,希望就在船家說「賞鯨期4月中旬開始」中落空了。

 從海上看龜尾,無法感受奇景的特別,非得登上10來分鐘腳程即能攻頂的毛柿步道,居高臨下,龜尾湖、人去樓空的村舍與龜尾盡在眼前,同行的風管處蘇主任說:「夏天西南季風吹,龜尾會朝右偏;冬天東北季風來臨,龜尾又會朝左甩。」再看一眼這有生命表情的龜尾,感受更不同。

 龜山島上的居民最早源自於清朝,陳家人由大陸飄洋過海至此,以為台灣到了,就此定居,豐厚的魚穫也招來本島漁民,人口最多時有150700餘人呢!而今島上居民全數撤離,唯留空蕩蕩的村舍、普陀巖,見證過去人煙。

野百合的春天悄然在龜山島展開,賞花期預計可達4月底。

當龜山島豎起紅旗後,表示不能再登島了。

龜山島直到1955年才有鋼筋水泥房,之前都是像這樣卵石混泥土的房子。

 島上腳步輕易可達的景點全集中在龜尾湖周邊,成了環湖健行的必經路徑;穿越滄茫村舍時,意外發現零星的野百合身影,這一抹潔白與灰牆、綠茵交織的風光,預計可持續到4月底。居民走了,官兵仍堅守岡位,時可見海巡鮮豔的橘色制服飄過眼前;此外,島上還留有崗哨、軍事坑道等國防遺蹟。走進長達800公尺的坑道,瞧見隧道裡的高射砲台,猛然一驚,莫非我走進了敵營?因為砲台正對著台灣本島!原來這是軍事上交叉火網的策略,一起夾殺敵軍呀!

走在軍事坑道裡,海風長趨直入,毋需戲水也有沁涼的快意唷!

龜山島已卸下海防重任,但島上留有高射砲,記錄歷史。

站在普陀巖前遠望龜脊青山,山形像極了挺著大肚子的慈母!

 腳步至此,我們由海線進入山線,繞過大半個龜尾湖,山線最知名的景點--觀音像慘遭落石擊中,已毀於2007年。回到牽繫官兵信仰的普陀巖時,我回望龜山島的青山容顏,眼前出現了身懷六甲的慈母像,守護著山腳下的龜尾湖與村舍,大地的真情令我動容。

 正午時分,碼頭已豎起謝絕上岸的紅旗,儘管陰霾的天氣未讓我瞧見最美的海島風情,這股桃花源般的靜謐與原始己在心湖掀起陣陣漣漪。

毛柿樹常見於南邊,島上有百年歷史的這株,寫下台灣最北記錄。

見鮮豔可愛的刺茄(Solanum aculeatissimum)可別貪嘴,因為果實含有毒性唷!

登上10來分鐘腳程即能攻頂的毛柿步道,龜尾、村舍、營房淨覽無遺。

果日報    97.03.2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