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 |
標 題 |
來 源 | 日 期 |
21 | 自由時報 | 101.08.08 | |
22 | 蘋果日報 | 101.08.10 | |
23 | 《受傷革龜野放》成大繫衛星發報器追蹤 | 自由時報 | 101.08.11 |
24 | 蘋果日報 | 102.11.27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記者陳文嬋、蔡文居?台南報導】海巡署南巡局第五海岸巡防總隊前夜安檢進港漁船「水慶寶」號,黃姓女船主向海巡人員表示,前天在左營軍港外海發現一隻重約130公斤、長131公分、寬72公分的海龜卡在漁網,海巡人員清查野生動物保育圖鑑,判定是世界體型最大的一級保育類動物—革龜。
成大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昨晨將牠帶回台江鯨豚救援池觀察,成大教授王建平與志工忙了一整夜,幸經獸醫檢查確認只是受了點擦傷。
瀕臨滅絕的革龜因殼部沒有角質板,而是柔軟的革質皮膚得名,全球數量可能只剩數千隻。
海巡署查獲一級保育類動物革龜。(記者陳文嬋攝)
自由時報 101.08.08
【文╱李菁豪圖╱王建平提供】國立成功大學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教授王建平說,革龜背甲較軟,不具硬殼或大盾甲,又名革背龜,壽命約80至100歲。革龜多在熱帶海域活動,台灣海域很少見。因沙灘棲地遭破壞,加上母龜產蛋後即返回大海,龜蛋孵化過程可能被螃蟹吃掉,孵化成小龜爬回大海路程中也可能遭鳥類等吃掉,近年來數量銳減,已成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
革龜喜歡吃水母,但因分不清水母和塑膠袋,曾有誤食死亡案例。圖中這隻本周一被漁民誤捕上岸的革龜長約131公分、重約130公斤,還是幼龜無法分辨性別,王建平今將協助它重回大海。
獸醫發現誤入漁網的革龜前肢有些外傷,但健康無虞。
革龜小檔案
學名:Dermochelys coriacea
保育等級:一級保育類,瀕臨絕種野生動物
體形:成龜長約150~250公分,體重可達500~1000公斤
特徵:不具硬殼或大盾甲的海龜,海中最大型爬蟲類動物,背甲有5至7條明顯的隆起稜脊,有許多小白斑點
資料來源:國立成功大學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
蘋果日報 101.08.10
【記者蔡文居?台南報導】日前被送到台江鯨豚救援小組治療的珍稀保育類革龜,昨天由成大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為牠繫上衛星發報器,帶往高雄野放,罕見的珍稀革龜也創下國內第一隻革龜衛星追蹤繫放的先例。
成大教授王建平表示,革龜是烏龜家族中體型最大的一種,最重可達八、九百公斤,屬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很少靠近台灣淺水海岸,過去在台灣本島發現的紀錄,可說少之又少,活體革龜搶救更是國內首例。
他說,從事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多年,也是平生第一次看到革龜,其珍貴稀有可見一斑。繫放後,衛星發報器的電力約可維持一個月。
革龜雖重達一百廿四公斤,龜殼長一一○公分、寬八十四公分,但仍是一隻幼龜而非成龜。本月六日凌晨,在高雄外海被發現,因受傷經海巡人員通報,帶回台江鯨豚救援池觀察。
經過這幾天的救治及檢查,革龜只是受了點擦傷,健康情況沒問題,昨天工作人員幫牠裝上衛星發報器,與另一隻照顧近四個月的綠蠵龜一起帶往高雄外海野放。
革龜廣泛分布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等三大洋,為世界體型最大的龜類,其背甲為革質,異於一般海龜,被稱為「革龜」,牠背甲有七條縱向稜脊,十分特別,具有長程的遷徙與長泳能力。
成大教授王建平(前左)帶領台江鯨豚救援志工,將國內首隻裝上衛星發報器的革龜,帶往高雄外海野放。(記者蔡文居攝) |
昨天除了野放革龜(右)外,在台江鯨豚救援池待了近四個月的綠蠵龜(左)也一併野放。(記者蔡文居攝) |
自由時報 101.08.11
【國際中心】「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昨公布2013年瀕危物種「紅名單」(Red
List),迄今完成普查的7萬1576種動物中,有2萬1286、即約1/3的物種因人為破壞和棲息地被毀而有絕種之虞,其中包括僅產於非洲剛果民主共和國的歐卡皮鹿。歐卡皮鹿為剛果國寶級動物,但也成為該國連年戰亂的受害者之一。根據此項名單,目前全球有包括白翅倭秧雞在內的近200種鳥類極度瀕危。雖然部分動物如革背龜有復育跡象,但整體來看仍需繼續努力。
【瀕危物種】歐卡皮鹿(Okapi)
學名:Okapia
johnstoni
分布:僅出現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的雨林
特徵:體長2~2.2公尺,體重200~350公斤,舌頭長呈藍色 |
【復育物種】革背龜(Leatherback Turtle)
學名:Dermochelys
coriacea
分布:全球熱帶、溫帶至北冰洋海域
特徵:成龜身長150至250公分 |
【瀕危物種】白翅倭秧雞(White-winged
Flufftail)
學名:Sarothrura
ayresi
分布:非洲衣索比亞、辛巴威、南非等地
特徵:行蹤隱密的小型鳥類,目前因棲息環境惡化極度瀕危 |
資料來源:綜合外電
蘋果日報 102.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