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 |
標 題 |
來 源 | 日 期 |
71 | 聯合報 | 103.09.17 | |
72 | 聯合報 | 103.09.27 | |
73 | 中國時報 | 103.09.27 | |
74 | 自由時報 | 103.09.27 | |
75 | 蘋果日報 | 103.10.24 | |
76 | 聯合晚報 | 103.11.23 | |
77 | 中央社 | 103.11.23 | |
78 | 聯合報 | 103.11.24 | |
79 | 中國時報 | 103.11.24 | |
80 | 蘋果日報 | 103.11.24 |
【記者吳家宇?台北報導】墾丁國家公園日前出現大量食蛇龜遭竊事件。翡翠水庫食蛇龜野生動物保護區引進3G紅外線監測系統,24小時全天候監控,以遏止盜獵行為發生。
近日中國風行吃龜補身,不肖人士獵龜銷往大陸獲取暴利。他們不僅在野外設置捕龜籠,日前更闖進墾丁社頂「食蛇龜收容站」,偷走101隻食蛇龜。
翡翠水庫去年10月,成立國內首座以保護食蛇龜的野生動物保護區。每月至少與林務局等機關,執行一次聯合巡查。至目前為止並未發生盜獵案件。翡管局今年並增聘1名保育員,專職保護區巡查及各項保育措施。
為加強確保保護區內食蛇龜族群安全,翡管局9月起陸續啟用紅外線偵測系統,在重要路段設置熱顯像攝影機及22台配備3G訊號的紅外線自動相機。
翡管局長劉銘龍表示,以往的自動照相沒有回傳功能,必須到場存取資料,延遲緝賊時間。現在使用紅外線偵測系統,一旦有不法人士進入,經自動相機拍照後,照片會在第一時間傳輸到監管人員的手機,如同觸動警報。
另外,由於保護區內除少數原有居民留下的山徑外,目前無可供車輛行駛的道路進入。只要封閉出入口,便能前後包抄。
聯合報 103.09.17 TOP
【記者謝恩得?嘉義報導】保七總隊第七大隊嘉義分隊前天下午在雲林查獲范姓男子盜捕保育類食蛇龜42隻,市價約50萬元,由於范嫌對作案過程交代不清,警方懷疑可能和日前發生在墾丁的101隻食蛇龜有關,正深入追查。
保七總隊第七大隊表示,秋季是中國人傳統進補季節,中國大陸近年興起吃龜熱,特別喜好台灣的保育類食蛇龜,常被盜捕銷往大陸,日前墾丁國家公園社頂復育區一次被盜走了101隻食蛇龜,去年全台查獲走私近萬隻,保七要求各大隊積極防範。
嘉義分隊最近獲報有人大量盜捕食蛇龜,前天一大早就到雲林斗六工業區附近范姓男子(57歲,南投人)住處埋伏,等到下午他才回家,警方上前詢問時,范男一臉驚訝,在其住處後面發現42隻簡易圈養的食蛇龜。
范男供稱平常打零工,為增加收入,在5至7月食蛇龜的繁殖季節,前往南投水里山區,布下大量誘捕籠捕捉。他表示還未買賣過食蛇龜,是第一次捕捉,誘捕工具都丟棄在山上。
警方請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服務中心鑑定,確認42隻都是二級珍貴稀有保育類食蛇龜。這些食蛇龜最重達2台斤以上,以每台斤售價約5千元,全數市價近50萬元。
警方表示,這次查獲數量不少,且范嫌供稱避重就輕,沒有交待清楚,懷疑是否與墾丁遭竊食蛇龜有關,范姓嫌犯偵訊後依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移送雲林地檢署偵辦,范姓嫌犯可能須面對3個月以上、6年以下重刑。
保七總隊第七大隊籲請民眾檢舉非法販賣、持有保育類動物或其他不法情形,檢舉電話(06)3910220。
保七嘉義分隊查獲盜捕42隻食蛇龜,懷疑與日前在墾丁被偷的食蛇龜有關。記者謝恩得?翻攝
聯合報 103.09.27 TOP
【王瑄琪?嘉縣報導】入秋食補季節到,近年數量銳減的保育類「食蛇龜」因大陸進補市場需求大,再遭大量捕殺,嘉義森林警察隊,破獲雲嘉有史以來最大宗的食蛇龜盜捕案,從范姓盤商住處救出42隻待宰保育龜,初估價值逾20萬元,依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將范移送雲林地檢署偵辦。
大陸近年流行吃龜進補,相傳台灣的食蛇龜最具養生療效,不肖商人在棲地發出高價收購消息,現1隻飆漲到5000元,引發南投和雲嘉山區盜捕熱潮,台灣唯一的原生箱龜也岌岌可危。
繼9月13日墾丁國家公園社頂復育區101隻食蛇龜不翼而飛,嘉義森警隊日前接獲線報,指南投縣范姓男子(56歲)長期捕捉、收購保育類動物,因范男平常打零工維生,鮮少人知道他另營保育類買賣賺外快。
森警隊蒐證多時,25日前往雲林縣斗六工業區一處民宅搜查,在廚房角落找到成堆被暫時圈養的食蛇龜,清點數量竟多達42隻。
森警向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服務中心確認是食蛇龜無誤後,員警清點時,食蛇龜被抓起時頭部緊張縮進龜殼裡,讓森警看了非常心疼。
初步偵訊范嫌,他表示自7月繁殖季開始,於南投水里山區布下大量誘捕籠捕捉轉售,但否認自己是中盤商,警方認為范供詞顯為卸責,移送雲林地檢偵訊,警方將進一步追查這群食蛇龜是否與社頂失竊案相關。
國內食蛇龜因過度捕捉瀕臨絕種,森警隊抄查盤商緊急救出42隻。(王瑄琪翻攝)
食蛇龜小檔案
台灣唯一原生箱龜 不吃蛇
食蛇龜是台灣唯一的原生箱龜,也是唯一陸棲性淡水龜,遇敵時會將四肢縮進龜甲並緊閉腹甲,形成密閉箱狀,目前已列入二級保育類。
食蛇龜並不吃蛇,以森林裡的昆蟲、蚯蚓和蕈類、果物為食,性情溫馴,原廣布於花蓮、雲林、南投、屏東等低海拔山區,近年在大量捕捉下數量急速縮減。(王瑄琪整理)
中國時報 103.09.27 TOP
【記者林宜樟?嘉義報導】中國近年來興起吃龜肉進補風潮,台灣因而有不法人士盜獵保育類動物「食蛇龜」銷往中國,保七總隊嘉義分隊前天逮到雲林縣范姓男子涉嫌盜獵食蛇龜,一舉查獲42隻,最重約4台斤,訊後依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將他送辦,並追查是否與日前墾丁國家公園遭竊的上百隻食蛇龜有關。
警方表示,中國人有吃龜肉進補習慣,龜殼也可磨成中藥,近年來台灣的食蛇龜被不肖商人看上,走私到中國,一台斤收購價可賣到5千元台幣,因利潤高,盜獵、盜賣情形愈趨嚴重,墾丁國家公園社頂復育區日前就有101隻食蛇龜遭竊,警方嚴密追查相關案件。
保七總隊嘉義分隊日前接獲情資,雲林縣范姓男子(56歲)捕捉、收購、販賣食蛇龜已久,警方前天前往雲林縣斗六工業區附近一處民宅,查獲范嫌囤積食蛇龜,經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服務中心鑑定後,確認是保育類動物。
范嫌供稱,他以打零工維生,捕捉食蛇龜增加收入,他自繁殖季開始,就在南投縣水里山區布下大量誘捕籠抓食蛇龜,販售牟利;警方現場查獲的食蛇龜數量達42隻,體型不一,最重約4台斤,全部市價超過20萬元。
警方查獲42隻食蛇龜。(記者林宜樟翻攝)
自由時報 103.09.27 TOP
【王志弘╱台南報導】山林正在悲鳴!白河關子嶺一位林農,二十三年來花七百多萬元買十公頃檳榔園,改種本土喬木復育山林,不料竟成山老鼠天堂,滿山捕龜籠、捕獸夾,還有人砍樹抓虎頭蜂,令他氣結:「在我家都敢這樣,山區不就更慘!」希望政府正視。
成功大學化學系畢業、五十二歲的王要正,有感故鄉都是檳榔園,二十三年前辭去工作回鄉植樹造林,前後種下一萬多棵喬木,現已蔚然成林。走進他的植物園,楠木、杜櫻、烏心石、櫸木等鬱鬱蔥蔥,吸引蒼鷹、食蛇龜、藍腹鷴等來作客,令他自得多年努力終有回報。
王要正表示,自從台灣龜在中國爆紅,山林出現一大堆捕龜籠,內置秋刀魚片釣龜,光這兩年他就搜出上百籠,但山區警力有限,報案也沒用。
土狗被夾慘截肢
他日前聽到樹木倒塌巨響,趕緊查看,三十米高相思樹倒半截,樹梢一個直徑一米大的虎頭蜂窩險被偷走。他說,濫捕衝擊山林生態,除虎頭蜂被汙名化,成山老鼠藉口,也有土狗被捕獸夾弄到截肢,令人不忍。
台南市政府農業局副局長郭伊彬說,將派員查訪,保護保育類物種並加強宣導,也呼籲濫捕者勿觸法,若查獲一定法辦。
王要正在自家山林搜到大批捕龜籠,感嘆山老鼠盜伐盜獵問題嚴重。王志弘攝
蘋果日報 103.10.24 TOP
【記者陳珮琦/台北報導】翡翠水庫管理局委託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教授陳添喜進行「翡翠水庫食蛇龜野生動物保護區」監測調查,最新成果出爐。報告中指出,在加強保育及查緝盜獵的雙重保護下,國內瀕危物種─食蛇龜的數量和存活率均維持穩定;研究還發現,絕大多數的食蛇龜好比人類社會中的宅男宅女,很少離家出遠門。
陳添喜表示,食蛇龜較偏好在開闊的森林環境調節體溫和繁殖下蛋,為了解翡翠水庫南岸居民於200年遷村後,原有墾植地經自然演替、林木覆蓋率增加後,對食蛇龜棲息地選擇可能的影響,因此以無線電追蹤比較7隻食蛇龜。結果發現,多數都停留在不超過2公頃的範圍內,且高度重疊,顯示森林的演替並未造成食蛇龜改變棲地環境。
陳添喜打趣地說,絕大多數的食蛇龜好比人類社會中的宅男宅女,很少離家出遠門。
食蛇龜真如其名吃蛇嗎?答案是「錯」。陳添喜說,食蛇龜沒有牙齒,無法吞食活蛇;食蛇龜為雜食性,以捕食蚯蚓、昆蟲等無脊椎動物和落果與種子。其中蚯蚓是食蛇龜的龜甲、蛋的鈣質主要來源,而食蛇龜攝食落果再經排洩來散播種子,有助增加森林覆蓋率及森林的更新與演替,進一步保育水資源,可說是生態還境保育功臣之一。
翡管局局長劉銘龍表示,保護區成立將近一年以來,林務局及水源局等保護區相關機關共同巡查與保育,食蛇龜保育復育有成,因此未來仍將持續加強保護區盜獵查緝,讓翡翠水庫集水區成為國內瀕危物種的庇護棲所。
翡翠水庫食蛇龜保育有成。翡管局/提供
聯合報 103.11.23 TOP
【記者黃麗芸】台北翡翠水庫管理局今天表示,「翡翠水庫食蛇龜野生動物保護區」最新監測結果出爐,食蛇龜族群個體數量與存活率皆維持穩定。
翡管局指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公告的「翡翠水庫食蛇龜野生動物保護區」成立將滿1年,最新監測調查成果日前出爐,研究首度也證實食蛇龜對棲地忠誠度極高,且對森林更新、演替與水資源保育具相當程度貢獻。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教授陳添喜負責執行此監測調查計畫,他指出,經保護區劃設、密集保育研究及強力查緝盜獵,證實目前食蛇龜族群個體數量與存活率皆能維持穩定。
不過,因野生食蛇龜性成熟的年齡需逾10年,且每年產卵數僅2至5顆,其族群復原仍有賴日後長期且積極的保育管理。
翡管局說明,食蛇龜較偏好於開闊森林環境進行體溫調節與繁殖下蛋,2014年研究即持續以無線電追蹤方法,重複追蹤比較7隻食蛇龜,發現多數個體活動範圍皆有極高忠誠度,追蹤個體大多長期停留在不超過2公頃的範圍內,且單隻個體長期活動範圍並有高度重疊,顯示森林演替並未造成食蛇龜改變棲地環境的利用選擇。
陳添喜笑說,這代表絕大多數的食蛇龜就像人類社會中的宅男宅女,很少離家出遠門。此研究成果也代表目前尚無需為營造開闊棲地環境,而刻意進行林木疏伐。
他說,食蛇龜為雜食性,目前並未發現食蛇龜會吃蛇的證據,且其無牙齒咀嚼,無法捕食活的蛇類。食蛇龜動物性食物來源,通常以捕食蚯蚓及昆蟲等無脊椎動物為主,對鈣的需求量很高;植物性食物則主要為木本植物的落果與種子,且榕果出現頻度最高,其攝食落果排遺與調節體溫習性,有助增加森林覆蓋率及森林更新與演替,進一步保育水資源。
珍貴稀有保育類食蛇龜,面臨走私中國的盜獵壓力,連小龜都難以倖免,林務局去年12月在翡翠水庫劃設食蛇龜野生動物保護區,加強復育。(林務局提供、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人員拍攝)
中央社 103.11.23 TOP
【記者吳家宇?台北報導】翡翠水庫設立亞洲第一個「食蛇龜野生動物保護區」將屆一年,台北翡翠水庫管理局昨公布一年來的生態監測成果,不僅族群數量與存活率穩定下來,更發現了食蛇龜的「阿宅」習性。
台北翡翠水庫管理局說,保護區去年十二月十日成立後,持續委託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進行族群變動及相關生態調查,評估保護區的實際保育成效。
負責調查計畫的屏科大教授陳添喜說,由於翡翠水庫南岸居民在十多年前設立水源保護區時遷村,導致該地逐漸長出茂密森林。
因食蛇龜早期多棲息在開闊的農墾地旁,去年為食蛇龜設立保護區時,他們原本一度擔心,因棲地已變森林,無法達到保育效果。
經這一年持續以無線電追蹤觀察,發現食蛇龜多長期停留在不超過兩公頃的範圍內,對活動領域有極高忠誠度,未因棲地環境改變而遷移。
陳添喜打趣說,食蛇龜就好比人類世界中的「宅男」、「宅女」,很少離家出遠門。因此習性,他們也不必刻意砍伐林木、為食蛇龜營造棲地,只要維持既有的生態環境即可。
翡翠水庫設「食蛇龜野生動物保護區」將屆一年,有效穩定族群數量。圖?翡管局提供
聯合報 103.11.24 TOP
【陳芃?台北報導】農委會去年12月公告成立「翡翠水庫食蛇龜野生動物保護區」,翡管局1年來委託屏東科技大學監測食蛇龜棲息情況,發現數量、存活率皆穩定;也首度證實牠們對棲地有高度忠誠,活動範圍多不超過2公頃,有如生物界的「宅男」、「宅女」。
這項調查計畫由屏科大教授陳添喜執行,他說,經過畫設保護區、保育研究及強力查緝盜獵,目前食蛇龜族群的個體數量和存活率皆維持穩定。但野生食蛇龜需超過10年才能達到性成熟,加上每年只產2至5顆卵,要達到族群復原還需長期的積極作為。
食蛇龜喜歡在開闊的森林地調節體溫、產卵,2000年翡翠水庫南岸的居民遷村後,原本的墾植地在自然演替下,林木覆蓋率逐漸增加,可能影響這些野生嬌客的棲地。
為此,陳添喜在7隻個體的龜殼裝無線電追蹤器,發現牠們對活動範圍有極高的忠誠度,多長期停留在2公頃的範圍內,並有高度重疊。陳添喜打趣說,多數食蛇龜就像「宅男、宅女」,很少出遠門;研究結果也顯示,目前不需要刻意改變森林的密度。
其實,食蛇龜沒有牙齒、無法咀嚼,目前也還沒發現牠們會吃蛇的證據。陳添喜表示,食蛇龜通常以蚯蚓、昆蟲,還有木本植物的落果、種子為主食。特別經由牠們的排遺散播種子,有助於增加森林的覆蓋率或演替,達到保護水資源的目的。
食蛇龜(翡管局提供)
中國時報 103.11.24 TOP
【文╱林媛玲.圖╱翡翠水庫管理局提供】農委會公告「翡翠水庫食蛇龜野生動物保護區」成立將滿1年,屏東科技大學教授陳添喜監測當地生態發現,食蛇龜存活率穩定,且首度證實食蛇龜很宅,少出遠門、對棲地極忠誠;且食蛇龜沒牙齒,未發現吃蛇證據。
食蛇龜小檔案
學名:Cuora flavomarginata
英文名:Yellow-margined Box Turtle
分布區域:台灣主要棲地為翡翠水庫集水區、宜蘭等中低海拔山區,另分布於中國東部等地
特徵:頭部兩側各有1條黃色條紋,吃蚯蚓等
資料來源:翡翠水庫管理局、《蘋果》資料室
蘋果日報 103.11.24 TOP